v风楼阁信息平台_51pc·mc茶馆官网_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

线上开户
开启服务新时代
在线可开户  注册0接触
客服热线 : 029-81777905
我的位置:首页 >  资讯中心 >  集团新闻 > 正文
资讯中心
集团新闻

埋头苦干 不怕困难 | 毛泽民与延长石油的故事

时间:2022-06-10 来源:陕西延长石油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 点击:10031次

毛泽民是毛泽东同志的弟弟,生于1896年,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5年2月随兄毛泽东到湘潭、湘乡开展农民运动,同年9月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。随后,辗转上海、武汉、天津等地,从事党的秘密工作。

1931年12月,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兼国家银行行长,在国民党军的严密封锁和军事“围剿”的极其困难条件下,为中央苏区统一货币,统一财政做出重要贡献。其间,他兼任中华钨矿公司总经理,大力发展钨矿生产,开展对外贸易,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战争及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。1934年9月,兼任国民经济部对外贸易总局局长。


1934年10月,毛泽民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,并担任中央纵队第十五大队政委,兼没收征发委员会副主任,负责筹粮、筹款和全军在长征路上的粮草供给工作。1935年7月,任中央红军总供给部副部长。1935年11月,长征到达陕北后,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。他率国民经济部突破山西阎锡山军队的封锁,在安定、永坪组织生产煤炭,领导恢复延长油矿采油、炼油生产,在陕甘宁三省边界组织盐业生产和贸易、运输,为红军扎根陕北提供生存和物资保证。


1938年2月,受党中央派遣,毛泽民化名周彬,与陈潭秋等同志到新疆做统战工作,先后出任新疆省财政厅、民政厅厅长等职。1942年9月17日,毛泽民等共产党员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;1943年9月27日,被敌人秘密杀害,时年47岁。


本期“埋头苦干 不怕困难”优良传统学习教育,为您讲述毛泽民与延长石油的故事。史料来源于毛泽民的外孙曹耘山同志和传记作家周燕同志所著的《“革命与爱”——共产国际档案最新解密毛泽东毛泽民兄弟关系》一书。


毛泽民与延长石油的故事


1935年10月19日,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西延安吴起镇。党中央决定将陕北作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。党中央到达陕北后,任命毛泽民为国民经济部部长兼贸易总局局长。


▲毛泽民。图/新华社发


国民经济部成立时,在选择工矿科长时,毛泽民有意选一位比较成熟的当地同志负责工矿科的工作。前来报到的工矿科长叫高登榜,时任西北工作委员会技术处党支部副书记。毛泽民先是详细询问了陕北都有什么土特产,如粮食、油料、食盐、矿产等等,然后对高登榜说:“你的任务,首先是整顿管理安定和永坪两座煤窑,把煤挖上来,运到这里,让家家户户都能烧水做饭。第二,听说陕北还有个油矿,要尽快把油矿的情况了解清楚。”

当得知中央红军进驻瓦窑堡时,当地苏维埃政府将国民党矿产资源委员会的20多名石油技术人员全都关押起来的情况后,毛泽民很恼火。采油和炼油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,得不到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,将一事无成。他立即提笔给中华苏维埃西北办事处主席博古写信,请求释放这些技术人员。博古很快作出“同意释放”的批示。


在毛泽民和当地苏维埃政府的关怀下,获释的技术人员洗澡、理发,换上了干净衣服,还分配到了窑洞,解决了吃饭问题。毛泽民决定,给大家放假一周,愿意留在矿上继续工作的,共产党热烈欢迎。



毛泽民又把延长油矿原勘探处事务所所长严爽请到瓦窑堡,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,任命他为延长油矿技术矿长。严爽深受感动。回到延长后,他即着手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清理现场,整修设备,争取用最快的时间恢复生产。汽油和煤油是党中央和红军急需的战略物资和生活物资。


毛泽民决定将延长油矿办成中华苏维埃的国营企业,不仅满足根据地的燃油需求,还要力争出口。为加强对延长油矿的领导,毛泽民派高登榜兼任油矿行政矿长和支部书记。高登榜出发前,毛泽民吩咐他,把前方退役的毛驴和骡子卖掉,筹措一些钱作为油矿的开办费。


油矿开工后,毛泽民专程从瓦窑堡来到矿上,诚恳地对大家说:“你们都是技术人员,为国民党工作已经是过去的事情。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多出油,支援红军打胜仗!”在工矿科的直接领导下,油矿职工自力更生,土法上马。没有吊车,他们用手摇辘轳吊油;没有储油罐,就砌石板池。奄奄一息的老油矿,居然很快恢复了产油。


把原油炼制成汽油和煤油困难也很多。矿上的炼油设备十分陈旧,一台老式锅炉,每周只能炼制一两炉成品油,还经常受到敌机的袭扰。毛泽民鼓励技术人员大胆进行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,工人们不但修理好旧机器,还自己制造了锅炉、蒸馏釜和油管,发明了空中套井和钢丝打结法。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率军东征途经延长县时,亲自到油矿视察,观看了采油和炼油的全过程,还把采油工人请进窑洞谈心。


1936年4月,毛泽民在名为《陕甘苏维埃区域的经济建设》的工作报告中写道:“自从去年12月整理延长石油工厂以来,在今年一二三月,三个月中,共生产原油约7万斤,每月平均炼了3锅油,计共产挥发油约400斤,汽油2000余斤(永坪井之原油中汽油特别多),头等油2.5万余斤,二等油1.35万余斤,超过了国民党任何时代的平均生产额,并附属生产了大批油墨、石蜡、凡士林。除充分供给了红军与机关需用外,最近还大批运输出口。同时,在这一时期,打完了永坪第三井,现正着手打第四井。3个月共有盈余2000余元。这是全中国仅有的石油矿。”


红军初到陕北时,中央机关夜晚照明点灯用的是蓖麻油,如今用上了油矿自制的“洋蜡烛”。毛泽东的警卫员吴吉清回忆说,毛泽东通宵工作,总要到第二天凌晨4点钟以后才休息。开始,毛泽东点的是小油灯,一夜工作下来,脸上被熏得黑黢黢的。自从有了“洋蜡烛”,每天晚上,警卫员就在主席的办公桌上点亮两支蜡烛,等6支蜡烛点完了,天正蒙蒙亮。


为扩大和巩固西北抗日根据地,壮大红军,努力争取西北抗日力量大联合,实现全国性的对日抗战的任务,1936年5月18日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彭德怀联名发布西征战役计划,决定由红一军团、红十五军团、红二十八军、红八十一师及骑兵团共1.3万余人,组成红军西方野战军,进行西征,打击宁夏“二马”,在陕甘宁三省边界地区创建新苏区。


西征战役历时两个多月,在陕甘宁三省边界开辟了纵横200余公里的新苏区,为策应红二、四方面军北上,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然而,随着红军部队的不断扩大,陕北苏区的财政和经济状况更加紧张。再加上要为即将到来的红二、四方面军准备粮食和冬装,所需的费用更大了。在陕北与宁夏、内蒙古交界处,食盐、毛皮、甘草是其主要出口物资。红军占领盐池、定边后,西北办事处决定,由毛泽民率领经济工作团,前去统一领导新区的食盐生产与贸易工作,积极组织运输食盐和其他农副产品出口。7月5日,毛泽民率领经济工作团来到定边。经向当地商会打听发现,从定边往西约80里有个盐场堡,其有大量咸盐。毛泽民立刻带着工矿科长高登榜来到盐场堡。



每年七八月间是产盐最好的季节。也许是红军扎根陕甘宁,大自然给予的特别眷顾,在质朴敦厚的黄土地下,不仅埋藏了黑色的石油,还镶嵌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白色“聚宝盆”。


毛泽民在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时,谈到陕甘宁边区的资源情况时说:“边区有一地盐很丰富(宁夏盐池),每年产盐价值100万元。国民党统治时期,每年征税400万元,而我们仅征收30~40万元。边区有名贵药用植物、丰富的煤炭(无烟煤)、羊皮。”


由于有丰富的食盐资源,远在内陆的定边城早已成为三边地区的大市场,每月都有两次大集市,很多商贩都会到这里赶集,一日能达数千人之多。由于贸易流通,这里的市场相当繁荣,布匹和日用品都比较便宜。


毛泽民认为,既然食盐的资源这样充足,我们就要紧紧抱住这个“聚宝盆”,把盐运出去就能以此筹集钱款,使盐业生产成为边区经济的重要支柱。


盐池县有5个大盐池,其中3个池产盐,但都控制在汉人豪绅和蒙族豪绅手中。在国民党高额盐务税的压榨下,盐工受到残酷剥削。毛泽民决定把盐工和盐湖周边的贫苦农民组织起来,成立新的盐务局,采取新的盐税政策,鼓励盐商长途贩运。在到达盐池县的当天,毛泽民即对发展食盐贸易的相关政策提出意见,起草了《处理食盐、布匹,巩固苏区金融的具体办法》。他的意见得到了西北办事处领导人的高度重视,很快就以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布告”的形式公布,在定边、盐池的交易市场,以及各县、乡合作社的门前广为张贴。


《布告》明示,取消帝国主义、国民党军阀的一切苛什盐税,只需缴纳一定的盐价,即可到处运售;各县、区苏维埃政府应帮助群众设立消费合作社或运盐合作社,除按群众需要的数量驮取外,必须多运食盐到白区换取大宗布匹和群众必需的工业品;凡在苏区内出卖食盐、布匹等,一律使用苏维埃纸币,严禁收取白票(即法币)或现洋,不得故意高抬市价。违者,除予以相当处罚外,立即停止其在盐池购买食盐。


“共产党不收盐税!可以随便运盐了!”


好消息一传十,十传百,布告前围满了远道而来的盐商、盐贩,还有许多当地的老百姓,大家都称赞共产党的政策好!


毛泽民到盐池县几天时间,就接收了汉地盐业公司,组织盐场民工和农民开采盐矿,发动商人贩运食盐。天遂人愿,一个月内即生产食盐二三十万驮。同时,毛泽民又去接收蒙民的北大池和狗池盐场。为了团结蒙民共同抗日,毛泽民与西征红军政治部商定,把北大池和狗池盐场交给蒙民管理,搞联合经营。毛泽民积极鼓励根据地军民多产盐,运往东北军和西北军的辖区扩大出口贸易,用食盐换回了根据地红军所需要的粮食、布匹、医药等物资。在毛泽民的积极倡导与推动下,盐池、定边的盐业生产和食盐贸易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。


毛泽民向共产国际的工作报告中,提到边区的盐业生产时说:“在陕西、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地方,有一大片天然盐场,盐储量非常丰富。红军西征胜利后,边区国民经济部接收了汉地盐业公司,在盐场周围组织起10个生产组织队,组织盐场民工和周围的农民开采盐矿,发动商人贩运食盐。边区每年的盐业收入要达到100万元,这对边区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收入。”


陕甘宁边区苍凉的黄土地,给毛泽民提供了施展经济才华的大舞台。他率国民经济部突破山西阎锡山军队的封锁,紧紧抓住石油、食盐这一黑一白两大经济命脉,领导恢复延长油矿采油、炼油生产,在陕甘宁三省边界组织盐业生产和贸易、运输,为红军扎根陕北提供生存和物资保证,也为延长石油“埋头苦干 不怕困难”优良传统留下了一段佳话。

[ 编辑: 李玉环 ]

上一篇:“埋头苦干 不怕困难...    下一篇:集团所属各单位广泛开...